内页banner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

上海展览展示搭建公司

2025-07-10 17:31:55

 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交织的新时代,会展经济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。上海,这座东方国际大都市,正以《上海市推动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会展之都三年行动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为指引,朝着2025年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的目标阔步前行。作为会展产业链的核心环节,上海展览展示搭建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,以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沉浸式为核心方向,为全球品牌提供全方位的展示解决方案。

22.jpg

  一、市场规模:2200万平方米的会展蓝图

  根据《方案》规划,到2025年,上海全年展览总面积将达到2200万平方米,其中国际展占比80%,单次展览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展会项目达50个,入选世界百强商展的展会数量处于全球主要会展城市领先地位。这一数据背后,是上海对会展经济的高度重视与战略布局。浦东新区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作为两大核心增长极,正吸引着全球会展机构与项目的集聚。浦东依托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的开放优势,打造国际化会展新高地;虹桥则凭借“大会展、大商务、大交通、大科创”的功能优势,构建链接长三角、服务全国的会展核心功能区。

  在这一背景下,上海展览展示搭建行业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。从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到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,从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到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,各类国际化、品牌化展会的举办,为搭建公司提供了广阔的舞台。这些展会不仅要求搭建公司具备全球视野与专业能力,更需紧跟行业趋势,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与技术应用。

  二、核心技术: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沉浸式的三重变革

  1.智能化技术:重塑展览体验

 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,AI、大数据、AR/VR等技术已逐渐渗透到展览展示搭建领域。智慧导览系统、虚拟现实/增强现实技术、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等智能化元素,正成为展会标配。

  智慧导览系统:观众踏入展位,便可通过电子屏或自带设备开启自由探索之旅。系统依据参观者的兴趣标签,精准推送相关内容,使观展更具针对性与高效性。例如,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上,观众通过智慧导览系统,可快速找到感兴趣的无人机、eVTOL等展品,并获取详细的技术参数与应用场景信息。

  AR/VR技术:观众借助AR眼镜或VR头显,能够“走进”冶金产品的制造过程,身临其境地感受复杂的生产工艺;或模拟产品的真实使用场景,加深对产品性能的理解。在某汽车品牌的展位上,观众通过VR技术,可体验车辆在极端路况下的行驶状态,感受品牌的科技实力与安全性能。

 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:每一位参观者的停留时间、浏览偏好、互动数据等都会被详细记录并反馈给企业。企业以此为依据,优化产品设计、调整营销策略,实现精准研发与精准营销。某电子产品品牌通过数据分析发现,观众对其新款手机的拍照功能关注度极高,随后在后续产品中进一步加强了拍照性能的研发与宣传。

  2.绿色环保理念:贯穿全链路的可持续实践

  在“双碳”战略的大背景下,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于展览展示搭建的全链路。从结构设计到材料选用,再到运营管理,行业正朝着绿色方向全面升级。

  模块化搭建方式:采用可拆卸、可重复利用的模块单元,既能降低施工成本,又能减少材料浪费。展会结束后,这些模块可以便捷地拆卸并运输至下一个展会现场再次使用,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。在进博会上,多个展台采用模块化框架搭建,其零部件回收率达到100%。

  环保材料应用:再生铝、可降解塑料、可回收木材等环保材料频繁出现在展位搭建中。松下电器在进博会上展出的由纤维生态材料kinari制成的杯子,以咖啡渣、竹子碎、啤酒花、杉木碎等植物废弃物为原料,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。乐高集团则采用生物聚乙烯材料制作积木元件,这种材料由甘蔗残渣制成,柔软耐用且延展性良好。

  节能设备与新能源利用:智能调节的节能灯以及LED照明设备广泛应用,降低能源消耗;部分展位甚至配备了光伏发电屋面,利用太阳能为展位供电,真正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。在某新能源企业的展位上,光伏发电屋面不仅为展位提供了清洁能源,还成为展示企业技术实力的亮点。

  3.沉浸式体验设计:从内容到情境的情感共鸣

  当代观众对于展览的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观看展品,更渴望沉浸式感知品牌。展览展示搭建行业正通过一体化场景设计、叙事线结构以及沉浸式体验装置,讲述品牌故事,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。

  一体化场景设计:借助灯光、音效、气味、布景等元素,打造主题式空间。例如,在某钢铁企业的展位上,模拟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,从早期的手工锻造到现代的智能化冶炼,通过场景的切换,让观众穿越时空,深入了解钢铁行业的变革。

  沉浸式体验装置:如环绕投影、互动投屏、智能语音互动设备等,让观众从被动观看转变为主动参与。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、语音指令等方式与展示内容互动,获得独一无二的体验。在某科技公司的展位上,观众通过互动投屏,可亲手“设计”一款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,感受品牌的创新魅力。

  三、客户需求:痛点与解决方案

  1.设计落地难:提升图纸还原度,强化全流程服务

  83%的客户流失源于搭建公司对需求的漠视。设计稿与实际搭建效果差异大,图纸还原度低于70%的情况普遍存在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搭建公司需深挖客户需求,提供从设计构思、搭建施工到展会结束后撤展的全流程服务。

  需求深挖与双提案机制:在项目前期,搭建公司通过《品牌基因解码问卷》、现场勘查等方式,深入挖掘客户自身都未曾察觉的展示痛点。同时,提供两套方案,方案A严格遵循客户要求,方案B融入行业趋势预判,确保最终呈现符合预期。

  三维动态模拟与VR技术:运用VR技术,让客户提前沉浸式体验展台效果,及时发现并调整设计中的问题。在某汽车品牌的展位设计中,通过VR技术模拟了展位的实际效果,客户在虚拟环境中对灯光、色彩等细节进行了调整,确保了最终呈现的完美效果。

  2.环保不达标:严格选用环保材料,确保参展资格与声誉

  环保已非加分项,而是关乎参展成败的关键因素。使用甲醛超标材料可能导致被主办方强制撤展,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品牌形象损害。因此,搭建公司需严格选用环保材料,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标准。

  环保材料可视化系统:搭建公司建立材料可视化系统,客户可通过扫码查询材料信息,避免低价陷阱。在某展位的搭建中,客户通过扫码了解了所用木材的环保认证信息,对搭建公司的专业性与诚信度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
  全流程环保管控:从材料采购、施工过程到展会结束后的撤展,搭建公司都需严格遵守环保标准。在进博会上,某搭建公司采用可降解膜材料制作广告幕布,并在撤展后对材料进行了分类回收,实现了全流程的环保管控。

  四、创新案例:FRAME SHOW展厅与“路易号”巨轮

  1.FRAME SHOW展厅:极简小屋与沉浸式场域的融合

  在2025年设计上海展会上,FRAME SHOW展厅以三座极简小屋造型的主题建筑,共同构筑了3个沉浸式展览场域。中间为“玻璃屋”核心空间,由欧哲门窗产品围合而成;左侧为红色建筑空间,右侧为白色结构,与封闭区域形成开放与静谧的视觉张力。

  搭建团队深入理解设计师对材料质感与构造方式的要求,结合各品牌展品对安装环境的特殊标准,对展厅内部的结构精度、节点处理及多材质衔接进行了细致推敲。无论是大面积玻璃幕墙的稳定性控制,还是铜饰工艺装置的承重落位,都以高标准执行每一环节,确保场景与展品完美契合。

  2.“路易号”巨轮:品牌基因与城市文化的碰撞

  在上海静安太古汇门前,一艘高30米、长114.5米的“路易号”巨轮成为城市新地标。这艘由路易威登旅行箱叠加堆砌而成的巨轮,不仅延续了品牌深厚的历史基因,也映衬出上海这座城市的海港气质。

  巨轮内部构建三层复合型体验空间:一层和二层为“非凡之旅”展览,二层设有品牌精品店,三层则开设咖啡馆。展览、零售、社交三重体验在同一空间融合,构成一艘“可登船”的品牌博物馆。这一创新设计不仅吸引了大量市民与游客前来打卡,更成为上海首发经济的重要案例,推动了国际品牌在上海的首展、首店落地。

  五、未来展望:挑战与机遇并存

  随着上海国际会展之都建设的深入推进,展览展示搭建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机遇。一方面,行业竞争将愈发激烈,搭建公司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服务水平,以创新驱动发展;另一方面,随着新技术、新材料的不断涌现,搭建公司需紧跟行业趋势,积极拥抱变化,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、高效的展示解决方案。

  在未来,上海展览展示搭建行业将继续依托科技创新,秉持绿色发展理念,注重用户体验,为各行业的展会呈现更加精彩、高效、环保的展示空间。同时,行业也将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,共同推动全球会展经济的繁荣发展。

标签

上一篇:深圳展览搭建设计行业2025-07-10
下一篇:设计搭建展览公司2025-07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