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页banner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

沈阳展览搭建工厂:赋能东北振兴,构建会展经济新生态

2025-07-24 11:52:16

  在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背景下,沈阳会展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期。2023年12月,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辽宁省会展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,明确提出以沈阳、大连为“双核心”,构建“2+N”会展业发展新格局。方案要求到2025年,全省年度举办规模以上会展活动超过300场,会展活动总面积突破400万平方米,并培育70个自主品牌会展活动,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经济生态。

16.jpg

  沈阳市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,依托沈阳国际会展中心等现代化场馆,聚焦国家级、国际性品牌会展活动。政策推动下,沈阳会展业正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质量提升”转型。例如,2025年省级重点境外国际性展会计划发布,涵盖RCEP国家和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市场,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平台。这些政策不仅优化了会展业发展环境,更通过资金扶持、场馆建设等举措,推动沈阳展览搭建工厂向专业化、品牌化方向迈进。

  技术革新:数字化与模块化的实践突破

  沈阳展览搭建工厂正加速技术升级,数字化与模块化技术成为核心驱动力。在沈阳全运万达广场项目中,BIM技术将设计优化、预制加工、物料追踪、模块装配高度集成,实现了传统安装向工业化安装的转变。项目通过工厂化预制和模块化装配,将装配工期缩短至21天,且全程实现“零动火”作业。这种技术模式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,更通过标准化接口和工业化流程,确保了工程质量与安全性。

  数字化技术方面,沈阳部分工厂已引入数字孪生技术。通过虚拟仿真与实时数据监控,管理者可预测设备故障并进行预防性维护。例如,某展览工厂利用数字孪生平台,将生产线状态实时映射至虚拟环境,使问题响应时间缩短。这种技术不仅降低了运维成本,更通过数据分析优化了生产流程,提升了资源利用率。

  模块化技术同样取得显著进展。沈阳国际会展中心采用大跨度膜结构,不仅造型独特,且具备轻量化、环保节能等优势。膜结构材料在展览中心、停车场等场景的广泛应用,体现了沈阳展览搭建工厂在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上的双重突破。

  绿色转型:环保材料与循环经济的沈阳实践

  沈阳会展业积极响应“双碳”战略,环保材料应用率显著提升。膜结构材料在沈阳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的应用,成为绿色转型的典型案例。这种材料不仅可回收利用率高,且通过轻量化设计降低了施工成本与能耗。此外,沈阳部分展览工厂开始采用LIMEX等新型环保材料,实现100%回收再利用,结合3D扫描仪进行幕墙曲面三维建模,将施工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。

  在循环经济方面,沈阳会展业正探索“材料银行”模式,通过跨展会资源调配,提升材料复用率。例如,广交会采用的“铝型材+绷布画面”组合,在沈阳展会中实现材料100%循环利用,跨展会利用率达75%。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搭建成本,更通过标准化接口和模块化设计,推动了行业向“零废弃”目标迈进。

  政策层面,辽宁省鼓励使用可回收材料,减少展会废弃物。沈阳展览搭建工厂通过引入环保认证体系,提升材料回收率。例如,某企业采用比利时易美系统,将环保材料回收率提升至85%,接近国际先进水平。这些实践表明,沈阳会展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优化,推动绿色转型落地。

  产业融合:“会展+”模式驱动经济多元发展

  沈阳会展业与重点产业深度融合,形成“重点产业有代表性会展”的新经济模式。依托装备制造业、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,沈阳举办了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、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等国家级展会,推动技术成果展示与产业合作。例如,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通过汇聚行业智慧,发布工业场景与尖端技术,成为引领行业趋势的国际会议平台。

  “会展+”模式在沈阳的实践还体现在文化与旅游领域。沈阳国际会展中心依托区位优势,举办各类文化展览与旅游推广活动,吸引大量省内外游客。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丰富了消费场景,更通过媒体曝光提升了城市品牌国际影响力。例如,某文化展览通过“展会+产地+电商”模式,推动辽宁特色产品走向全球市场,实现展贸互促。

  此外,沈阳会展业还与商贸、物流等产业联动。例如,某医疗器械展通过企业微信社群运营,展后3个月客户复购率提升28%。这种长效运营机制,将展会流量转化为经济留量,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。

  挑战与展望:构建国际化会展生态体系

  尽管发展迅速,沈阳展览搭建工厂仍面临技术、标准与认知三大挑战。在材料领域,国内环保材料回收率平均80%-85%,较日本低10-15个百分点,生物基材料依赖进口比例超70%。广交会使用的比利时易美系统在沈阳展会中占比不足30%,显示核心技术自主性不足。在标准建设上,沈阳会展业仍需完善环保认证体系,目前仅60%参展商愿为环保材料支付溢价,低于日本的90%。

  未来,沈阳可借鉴国际经验,建立“材料银行”实现跨展会资源调配,推广LIMEX材料等可100%回收的新型环保材料。同时,深化与京津冀、长三角等地区的合作,通过“沈阳经济圈”联动机制,举办系列展推动跨区域协同发展。在人才培育方面,鼓励高等院校优化会展学科设置,结合“技能自贸港”专项行动,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。

  结语:书写会展经济的新篇章

  从政策立法到技术创新,从绿色转型到产业融合,沈阳展览搭建工厂正以“国际化、专业化、品牌化、信息化”为方向,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。在东北振兴战略背景下,行业不仅需要持续优化硬件设施,更需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服务精度,以环保理念重塑产业价值,最终实现“展会流量”向“经济留量”的高质量转化。这一进程,既是沈阳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路径,更是中国会展业参与全球竞争的生动实践。

标签